住院患者營養治療,優選腸內營養
老年人、惡性腫瘤、危重症、創傷、大麵積燒傷、腹部大手術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是營養不良(本文特指營養不足)的高發人群,他們可能都存在以下這些問題:
消瘦、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傷口愈合不良;手術、放化療等耐受性下降等。
這些問題用藥不能完全解決,結合正確的營養治療可以給他們帶來好的治療結果!營養治療通常分為腸內營養治療以及腸外營養治療2個方式。
腸外“營養針”治療
大家常講的“營養針”指的是腸外營養治療。說到“營養針”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打葡萄糖,然而,單單一個葡萄糖真的能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嗎,答案是:“無法滿足人體需求”,比如說一個60kg的人,如果完全禁食,大約需要250g糖來提供熱量。250g糖,就是10%的葡萄糖2500ml,5%的糖5000ml,所以,單單靠葡萄糖根本沒法滿足人的機體需求。又有人說可以靜脈輸入氨基酸,我們用氨基酸是為了合成蛋白質,但是如果在沒有糖、脂肪提供足夠能量的情況下,一部分氨基酸可能會被挪用去提供熱量。又或者是脂肪乳,單純脂肪乳亦無法滿足機體營養需求,脂肪乳輸入人體內後如果超過了人體清理的能力,就容易出現惡心、嘔吐、皮疹、外周靜脈炎、嗜睡、發熱、等不良反應。
腸內營養治療
腸內營養治療是指經口服或管飼途徑,通過胃腸道提供營養物質的一種營養支持治療方式。腸道被視為機體的一道重要防線和“中心器官”,腸道上皮結構與功能的完整性在住院患者整體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而盡早的腸內營養卻能改善和維持腸道粘膜細胞結構與功能的完整性,能防止腸道細菌移位,避免腸源性感染。
腸內營養通常會使用各種各樣的腸內營養製劑,相比普通食物,腸內營養製劑擁有化學成分明確、搭配合理、營養全麵、易於消化和吸收、無渣或渣少,糞便量顯著減少不含乳糖,適用於乳糖不耐受者,可滴注管飼喂養(或營養泵)等特點。
由此可見,相比單調的“營養針”,腸內營養可以更好的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
腸外“營養針”和腸內營養該怎麼選?
臨床營養學經過多年的發展,走到今天,腸內營養與腸外營養更像是從敵對走向握手言和、並肩作戰的戰士,合理運用腸內與腸外營養,可以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改善臨床結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在營養治療5階梯中,隻要有腸道功能,我們就首選腸內營養,如果患者三天內營養治療無法達到目標量的60%,就上一個台階。
如果我們發現病人近期內經口攝入無法滿足目標需要量的60%,一般建議經過管飼途徑補充腸內營養,但往往這時病人和家屬表示不願意,更寧願“打營養針”,殊不知有時也會造成患者加劇病情。
如果病人長時間依賴靜脈營養,而經腸道攝入又極少,會導致病人腸道的“失用性萎縮”,如腸粘膜萎縮、腸道菌群失調、腸道細菌移位、消化係統功能退化等,出現腸源性感染的風險高,腸道免疫屏障功能減弱,對疾病的抵抗力變差,病人的治療、預後可能更差;或當再次進行腸內營養時容易出現腹脹、腹瀉、惡心、嘔吐等不適,病人 “虛弱的腸道”會呈現腸內營養不耐受的現象。
不管是腸內營養還是腸外營養治療,兩者的共同目的都是要改善患者營養狀況、提高生活質量、獲得更好的臨床結局。根據病人情況選擇合適的營養支持方式,不一味地拒絕管飼,不過分地寄希望於靜脈營養,兩者肩並肩作戰實現營養治療最優化才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素材來自網絡,如侵刪
腸內營養
- 最新|江蘇省1款特醫食品掛... 2023-03-10
- 2023年3月9日,江蘇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了關於公示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陽光采購擬掛網產品的通知,此次共公布涉及1款產品冬澤全太...【詳細】